植物特征
雁来红(学名:Amaranthus tricolor),别名老来少、三色苋、叶鸡冠、老来娇、老少年等,属于苋科苋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。其株高一般在50-150厘米之间,茎直立且粗壮,通常带有纵沟,颜色从绿色到紫红色不等。叶片互生,形状为卵状披针形至长椭圆形,入秋后,茎杆顶端的1-2枚叶片会先变成浓红色,叶片中央可能出现粉红色斑块,下部叶片也逐渐变色。其花序为穗状,自叶腋间抽生而出,雌雄异花,雄花着生在上部,雌花着生在下部,但花序小而不明显,观赏价值较低。
生长习性
雁来红喜欢湿润、向阳和通风良好的环境。它对土壤的要求不高,但更偏好疏松肥沃且排水性良好的土壤。雁来红耐干旱,但不太耐寒,生长期间需要保证充足的光照和温暖的环境,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8℃-25℃之间。在秋季,随着气温的下降,其叶片颜色会变得更加鲜艳,这也是它得名“雁来红”的原因之一,因为它的叶片变红的时期与大雁南飞的时节相重合。
观赏价值
雁来红的观赏性主要体现在其叶片上,叶片颜色多变,有红、黄、紫等多种颜色,观赏期为6-10月,其中8-10月为最佳观赏期。它常被用于园林景观设计,可种植在花坛、草坪、路边,与其他花草组成各种图案,增添秋日的色彩。此外,雁来红也适合盆栽,可作为室内装饰植物,为家居环境增添一抹生机。
药用价值
雁来红的全草或茎梢部具有清热祛湿、凉血止血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湿热下痢赤白、腹痛里急、吐血崩漏等血热妄行证。在使用时,内服可煎汤,用量为30-60克(鲜品120-160克),外用可熏鼻或点眼。
栽培方法
土壤:雁来红对土壤要求不严,盆栽时一般采用园土、腐叶土和细沙混合的土壤,要求疏松、肥沃且排水性良好。
光照与温度:喜阳光充足的环境,在生长期间需要保证光照充足,有助于花芽的形成。生长温度需保持在18℃-25℃之间,冬季越冬温度需保持在10℃以上。
浇水与施肥:生长期间需保持充足的水分供应,但要避免积水。定植时需施足基肥,生长季节可施肥2-3次。
繁殖:主要通过播种繁殖,一般在4-6月进行播种。当小苗长到5-6片叶子时,可进行移植,株高10-15厘米时可定植。
文化意义
雁来红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一定的地位,其叶片在秋季变红的特性被文人墨客所喜爱,常被用来描绘秋日的美景和表达对岁月的感慨。宋代诗人方岳曾有诗云:“是叶青青花片红,剪裁无巧似春风。谁将叶作花颜色,更与春风迥不同。”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